我来加拿大快6年了,宝宝是在这边出生的,现在已经三岁半了。
还记得怀孕那会儿,是在2021年,正好是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那时候接种了新冠疫苗,也应该打了百白破疫苗。唯一没打的是流感疫苗,因为对它有点犹豫。当时新冠疫苗刚刚出来没多久,关于它的讨论很多,我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担心,尤其是对肚子里的宝宝有没有副作用这一点。
我记得我问了我的OB,他跟我说,根据当时已有的数据和研究,没有发现疫苗对孕妇或胎儿有不良反应,而且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后导致流产的风险。他也告诉我,已经有不少孕妇接种了疫苗,情况都很稳定。当时虽然信息还不算多,但我觉得医生的判断是专业的,而且他的解释也让我觉得“利大于弊”,于是我就决定接种了。
我并不是特别爱在网上查资料的人,当时只是大概搜索了一下,但那个阶段疫苗刚问世,信息其实也不多。我自己还是更依赖医生告诉我的内容来做决定。接种之后我的身体没有出现什么不适,也没有发烧、头痛之类的反应,整体来说体验还挺顺利的。
回想起来,虽然我最终选择了打疫苗,但我也能理解很多人为什么会犹豫。比如说像流感疫苗,我就听到很多说法,有人说“打了也一样会得”,也有人说“打完反而更不舒服”,这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其实会影响判断。医生的宣传往往比较简单,比如说诊所门口贴的宣传单、广播里播放的提醒,但可能没有详细解释为什么这个疫苗值得打,它是怎么起作用的、有效率有多少、有没有副作用。
我觉得,如果宣传时能把这些讲得更清楚,比如说“为什么即使会感染,打了疫苗还是能降低重症风险”、“哪些副作用是短暂的、常见的”,就会更有说服力。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打,是因为听了一些零碎的信息,又没有足够的依据去判断真假,所以干脆就选择不打。
我个人是相信医生和科学的。如果医生愿意多讲一点,解释得更细一点,再结合真实的数据和研究,很多妈妈可能会更安心地做出决定,而不是处在“既不敢打,也不敢不打”的纠结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