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大略省卫生官员今天的报告,在过去一周内住院人数增加了惊人的38%。安省COVID-19科学研究小组提供的废水数据证实,该省的感染人数明显有所增加,在省内几乎每个地区废水中的疾病浓度都开始显著上升。疫情走势将会如何?

另外,世界卫生组织3月3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此前英国发现的一种被称为XE的重组毒株已报告并确认了超过600个基因序列。XE并不是首个被发现的重组毒株。事实上,新冠疫情期间,重组毒株的出现并不罕见,但绝大多数重组毒株因在传播上并不具有优势而逐渐自然消亡。然而XE毒株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潜在的威胁。它会让整个世界重新回到“零免疫”的情况么?还有近期在北美爆发的禽流感,是否会感染人类?知名流行病学专家,多伦多大学及纽芬兰纪念大学王培忠教授,从专业角度为大家做深度解析。

——以下为音频文字——

1. 新冠又现新变种XE,对它有何最新的发现和了解?

王教授: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在不断突变,总会有新的病毒株出来。现在来讲,Omicron相对比较稳定,因为它的传染力比较强。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病毒变种能把它取代,这是一个产生新病毒株的途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宿主(host)。我们说一个人如果感染了两种病毒,在机体内两种病毒可以出现交互反应,就是病毒重组。它是两种不同病毒产生遗传物质的交换。对于新冠病毒来讲,这个以前就发生过,其他病毒发生了更多,但是很多病毒发生以后可能观测不到就消失了,除非出现了某些性状上明显改变的特征:比如传染力、致病力、免疫突破等,这些明显的变化,对我们疾病的流行有影响的时候,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最近的这几个都是在英国那边爆出来了,大家想为什么老发生在英国呢?实际上出现在英国是有道理的。因为目前英国测病毒的基因序列是世界第一,比美国做得还要好。在一月份就开始收集了一百万人的标本,再通过这个一百万人标本在不断检测有没有新的变化。所以从这些检测力度大的地方报道出来,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没有,也并不意味真正的就从英国出来,只是英国首先检测到的。至于它的分类,因为要跟自然突变区分开来,我们就先把第一个字母加入X,就意味着重组的意思,然后根据序列从ABCDEF这样排。大家可以现在看到E,前面已经有ABC这三个,而且E后面还有F。前面这几个没有出现很明显需要关注的地方,只有E作为值得关注的变体(Variant of concern)。现在来讲,因为从1月19号首次在英国出现,现在六万人大数据当中,测出来大概得不到1%的比例,上升速度看起来是比较快的。根据这个推算,大致每周增长指数是增加10%,可以大致理解为其传染指数。如果这个数值准的话,就不难想象有可能将来作为一个主导病毒变种取代于现在的奥密克戎,这是有这种可能性的。现在,这种病毒变种是两个组合,一个是奥密克戎BA.1跟BA.2的一个组合,另外还出现了在S蛋白上的3个新突变,所以大家非常关注。

大家最关注的问题除了传染力以外,还有其致病力是否更高了。另外,就是突破性感(意味着我们以前感染过还会出现感染,打完疫苗以后还会发生感染)。我们知道Omicron的致病力比以前的Delta病毒要高。从目前的数据来看,XE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增加,有的研究还显示稍微弱了一点,但没有很大的区别。另外,突破性感染方面,数据还很有限,但是初步的数据也显示没有很大差别。所以,我们因此不要特别担心。这也说明,我们过去打的疫苗绝大多数还是有效的。另外,感染之后出现的症状跟Omicron差的不是特别多,所以现在只是值得关注,并没有引起特别大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2.新冠病毒可能会“重置”,让整个世界重新回到“零免疫”的情况么?
王教授:这个可能性是绝对有的,因为我们过去三年当中学了很多东西,但总有一些我们预料之外的事情发生。病毒本身在复制当中会出现错误或新的变种出来。但是如果新的变种,它病菌变化明显大、致病力明显强,或者跟以前的交叉免疫非常小的情况之下,会引起大的改变,那样我们打疫苗的作用就不是特别大了。另外,我们知道了病毒可以重组。

另外还有一个担心,大家知道现在不光新冠病毒可以感染人,也同样可以感染动物。动物也是一个宿主,所以我们接触当中,从动物来源也可能产生新的。我们现在怀疑这Omicron可能就是动物源,因为去年中国团队就做了Omicron追踪的起源,他们认为可能从老鼠那里来的,因为它很多成分和老鼠的新冠病毒更接近一些。有可能是人传给动物,之后再发生突变以后再反传给人,所以将来风险还是有的。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公共卫生检测系统非常重要。

此外,我们打疫苗避免感染可以避免发生突变的机率。保持社交距离等公共措施还是非常重要的。近期来讲,出现大的波动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不排除将来还会有新的变种。或者交叉免疫比较小,或者致病起力强,引起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所以还应密切关注。因此,将来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新冠的世界大流行还远远没有过去

3. 第四针疫苗是否有必要接种?

王教授:从现在来讲,第四针的配方跟前面没有太大区别,包括辉瑞、摩德纳,在研发对Omicron有针对性的疫苗,这是一种研究方向。另外,也在研究universal vaccine,就是对所有的变种都有保护力。但目前,连针对Omicron的疫苗还没有出来,进展的不是特别顺利。最初说是三月中下旬或者四月初推出,但现还没有出来,可能还要延迟一些。
至于是不是打第四针疫苗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目前加拿大打完第三剂疫苗是占50%左右,还有一半的人没打。从第二剂到第三剂的保护率也提高了一大块儿。你要看包括英国、香港的数据,打完加强针跟不打的人区别很大,所以现在疫情反弹,它的上升幅度比今年初的时候Omicron还是会低很多,所以如果这个时间打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身体不好的人、年长的人,一定把第三剂完成。 
在此基础上,有没有必要打第四针呢?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政府只会推出一个大框架,比如说美国建议五十岁以上,以色列可能放得更宽。加拿大国家疫苗接种委员会的顾问小组,建议八十岁以上的、或有慢性病的需要接种,安省是六十岁以上,BC省是七十岁,各省都有区别。所以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年龄大的人、身体不好的人、完成第三剂的人,第三针接种到现在,我们建议最好超过半年可以打。但是不要打得过于勤,第一没有必要。另外,反应反而倒不是特别好,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打第四针。还有对于年轻人,如果年龄比较轻,但是你的职业暴露风险比较高,你又担心传给别人,也打完第三剂了,现在打第四针我觉得也是可以考虑的。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说免疫缺陷等等,也需要考虑。
但是,我们现在大家经常出现一种情况,我打完前两针,没打第三剂,但是有了突破性感染了,感染现在也恢复了。实际上,通过感染以后恢复获得的免疫也是很强的。你要是打完两剂、或打完三剂又感染了,实际上你没有必要再打第四剂。那是半年以后考虑的问题,但现在没有必要。从目前数据来看,在打完加强针以后再感染,我们叫超级保护。所以这一部分人群的保护力相对比较强,比较安全。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如果自己不能决定,需要跟自己的医生商量。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打第四剂疫苗。

4. 最近北美禽流感爆发,美国已经有20多个州,最近安省多家农场和渥太华及国家公园的鸟类也被查出爆发禽流感。加拿大食品检验局称这种禽流感是“随着鸟类迁徙到加拿大而引起的全国性重大问题”,什么原因导致爆发,将有怎样的风险,会传播给人类么,有哪些注意事项?

王教授:我先把流感知识简单科普一下。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其实在新冠爆发以前,人类包括科学家、流行病学工作者最担心流感的大爆发。流感在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过多少次,比较有科学依据的最早记录可以追踪到十六世纪,或许更早就有。流感一般的爆发途径,都是从动物到人。从大的流感分类来讲,它可以分为ABCD。对人类直接相关的就是甲型流感或者乙型流感。甲型流感一般影响老人比较多一些,流行率也比较高。大流行的话都是甲型流感。另外,还有B型或者乙型。乙型相对来讲影响年轻人多一些,相对轻一些,一般不会造成大范围流行。不论是A还是B,都是人类和其他动物都能感染,这个就出问题了。有时病毒亚型在人类已经建立出来,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H3N4、或者HIN1的这些病毒。但是,我们也在关注从动物,特别是鸟类传染到人的情况。鸟类病毒中我们经常见到的是H5和H7。这里的H和N是什么意思呢?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特殊的蛋白,一种叫血凝素,缩写为H;一个叫神经氨酸酶,缩写为N,所以它是两种不同的组合,我们可以推出来大概有可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对于禽类,高致病力的是H5和H7这两种。禽流感在每年实际都有流行,多数情况之下,如果它的致病力比较弱的话,我们一般都不是特别关注。但是如果出现了H5和H7,就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目前来讲,它好的一个方面,是在动物当中传的比较厉害,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非常弱,几乎人与人之间传播很小。目前的感染来看,主要是直接接触这些禽类的人,能够发生传播。对于H5N1这种病毒首先被发现是在1997年,在亚洲地区,后来每年都有复发。2003年以来感染人数是860人,多数都是直接因为和禽类直接接触导致。如果一旦传染到人,致病力也就是致死率非常强,可以达到50%-60%。所以,现在在北美发生禽流感我们还是需要高度关注。美国CDC高度检测,现在CDC检查到的数据,跟这些有病的禽类接触的人大概有一百四十多人,加拿大的数字可能比稍微小一些。
疫苗是有效的,而且我们有疫苗。这种疫苗不仅可以给动物注射,也可以人跟动物同时注射,没有太大的区别。目前我们关注,但是目前来讲,还没有理由相信会成为一个公共卫生的危机。现在我们已经高度重视了。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传播一般来讲是不会发生的,主要在农场中的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应该采取保护措施。另外,需要继续保持密切观察其在禽类中发生的情况,目前能做的就是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