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3 月 28 日

CNIW 北美华人健康

CNIW 北美华人健康

cniw

Centre for New Immigrants Wellbeing (CNIW) is a registered non-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in Canada. It aims to provide health, professional and social services promoting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of new immigrants in Canada. 北美华人健康协会 (Centre for New Immigrants Well-being,CNIW) 是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的非盈利机构。其宗旨为通过健康宣传,专业及社会服务促进新移民社会、心理及躯体健康。 Homepage:www.cniw.org, Address:500–7030 Woodbine Avenue, Markham ON L3R 6G2 , Email: info@cniw.org, editor@cniw.org 公众号:北美华人健康
1 min read

由北美华人健康协会主办,旨在激发青少年科研潜质与兴趣、提升科研素养能力、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意识的暑期研学营成功结营。研学营学员、导师及知名大学教授、家长、合作支持社团代表、加拿大生命成长教育协会小记者和教育界代表齐聚多伦多大学,见证学员研学成果,分享科研经历与建议,激发青少年内在驱动力,探究科研创新力、为成长赋能! 经过精心筹备和组织,北美华人健康协会集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力量,由知名大学教授、讲师、一线医疗行业科研人员及专业人士联手合作发起了2022青少年学术新星暑期研学营。 经过推荐遴选五位优秀学员最终入营,通过国际权威性格及能力测试评估,研学营通过线下集中授课、线上读书会、学术规划指导、研学大咖公益讲座(如何申请医学院、药学院;医学实践及研究领导力等)、科研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定制化学习参与方式,在这个暑假为学员及广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感兴趣的青少年带来一场开拓视野的学习科研盛宴。 学员们精心准备学术报告,将自己的所学以及科研成果展示,获得专家教授好评与鼓励。对于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的小学员而言,从理论、科研基础、数据分析到学术报告撰写和汇报,这一系列过程中收获满满。整个暑假的学习和锻炼,让他们认识不一样的自己,也将迎来更广阔的的未来! 研学营学生:Stephnie She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导师辅导引领下,学员中两位优秀高中生Fiona Bian和Stephanie Sheng的科研论文摘要在美国及加拿大顶级学术会议上得到收录,并将在大会汇报。 多伦多及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知名流行病学专家、北美华人健康协会主席也是本次研学营的联合发起人,听完每位学生的报告后感到“欣慰、兴奋”,更为研学营学员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感到自豪,并希望未来研学营可以进一步帮助更多有志于科研创新的青少年尽早开启学术之旅。 结业汇报典礼还特别邀请了、国际知名的临床医学基础试验研究方面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系、生理学系和病理生理学系教授、班庭贝斯特糖尿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金天如教授以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加拿大核医学研究室研究员,渥太华大学兼职教授王毅博士分享各自的科研心路历程以及要想在医学科研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特定的技能和素质,如何从小培养。 参加本次研学营年龄最小的学员Diana只有九年级,克服了很多挑战在导师及助教帮助下,不仅圆满完成研学营所有要求,更加坚定了她希望成为一名儿科医生的决心。 现场青少年及家长积极提问,在分享与问答之间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们对医学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抱负。两位教授鼓励青少年从兴趣出发,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求真、不断奋进! ??????? ??????? 加中经贸文化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曾诚先生也特别到会支持。作为协会长期合作支持单位,疫情期间两个机构联手为华人社区做了多场科学抗疫的公益活动及讲座;特别在华裔青少年培养方面积极合作,搭建优质平台给青少年拓展视野和更多实践参与的机会。 此外,北美华人健康青年理事会也正式成立。由Francis Wang、Tiffany Dong、Kelly Liu、沈迪等加国名校青年学生联合发起,未来将组织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研学活动:peer...

1 min read

卫平报道 金秋十月,晴空万里,秋高气爽,蓝天白云下,红枫黄叶绿树,粉红丝带相映成辉,以粉红色为主的活动现场,五彩缤纷,绚丽多姿。一年一度的CIBC Run for the Cure 为乳癌研究募捐义跑活动,于2022年10月2日在Richmond Green Sports Centre and Park成功举办。 这是疫情后时隔两年的大型线下活动,义跑参与者有乳癌康复者及亲朋好友支持者,社区男女老幼拖家带狗齐上阵,穿着或佩戴粉红色标记,大家相聚一起,为乳癌研究募捐义跑加油助威! 多伦多华人乳癌支持小组—火凤凰团队在队长Yvonne 和Wina 的带领下,连续第二年义跑募捐善款超过五万加元,再次成为全加拿大社区组第一名,共有51名队员,募得562份善款,总善款$54031.03。万锦/列治文山区个人募捐善款的前三名有两名出自这个团队。其中第一名Judy San募得善款$13000多,第三名Margaret Gao募得善款$7100多,队长Yvonne募得善款$5200多,位列个人募捐第九名,另外团队里个人募捐超过$1000的有10名队员。 (个人募捐第一名Judy) 火凤凰义跑队的两位队长受邀现场发表了感人肺腑的演讲,她们讲了自己抗癌和组队参加募捐的经历,讲了团队成员Margaret和蔺姐非常独特和有创意的募捐方式。Margaret住在Kingston,夏天也住在New...

2 min read

据加拿大健康科学院(Canadian Academy of Health Sciences,CAHS)消息,当地时间2022年9月8日,多伦多大学Dalla Lana公共卫生学院魏晓林教授当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是当选专家学者中为数不多的华人学者之一。 加拿大健康科学院(CAHS)是加拿大学院理事会的三个国家级学院之一,汇集了加拿大一流的健康和生物医学专家和学者。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Fellow of CAHS)是授予加拿大学者的最高荣誉之一,是对当选学者在健康科学领域的创造力、领导力和杰出贡献的认可,也是当选者在该领域作为全球科研引领者,不断开拓创新、成就卓越的有力证明。 魏晓林教授 魏晓林教授是多伦多大学Dalla Lana公共卫生学院国际卫生政策终身讲习教授,国际抗肺结核和肺病联盟执行董事,英国公共卫生科学院成员。魏教授于2018年当选国际肺病联盟副主席、2012-18年任联盟秘书长,并在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英国圣安德鲁大学、利兹大学等多个高校担任兼职教授。 魏晓林教授带领其全球团队长期关注并研究中低收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基层卫生体系建设。在过去的20年中,利用实施性研究理论,成功设计了对结核病、抗生素滥用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干预措施,在中国、柬埔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孟加拉国、乌干达等多个国家开展了实施性研究,影响了国内和国际的公共卫生政策。魏晓林教授发表了140多篇经同行评议的学术论文,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图书馆医学》和《世界卫生组织简报》等高影响力期刊。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加拿大卫生研究院(CIHR)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MGF)、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等多项国际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基金超过1200万加元(6000万人民币)。 魏教授研究项目及团队介绍:https://gisl.dlsph.utoronto.ca/ 北美华人健康再次祝贺魏晓林教授当选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成为华人科研工作者的先锋!祝愿其在全球公共健康政策领域再结硕果,为推进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促进全民健康再添佳绩! Prof. Xiaolin Wei is successfully...

1 min read

近日,由北美华人健康协会主办,旨在激发青少年科研潜质与兴趣、提升科研素养能力、培养青少年科学思维意识的暑期研学营成功结营。研学营学员、导师及知名大学教授、家长、合作支持社团代表、加拿大生命成长教育协会小记者和教育界代表齐聚多伦多大学,见证学员研学成果,分享科研经历与建议,激发青少年内在驱动力,探究科研创新力、为成长赋能! 经过精心筹备和组织,北美华人健康协会集合优质教育资源和学术力量,由知名大学教授、讲师、一线医疗行业科研人员及专业人士联手合作发起了2022青少年学术新星暑期研学营。 经过推荐遴选五位优秀学员最终入营,通过国际权威性格及能力测试评估,研学营通过线下集中授课、线上读书会、学术规划指导、研学大咖公益讲座(如何申请医学院、药学院;医学实践及研究领导力等)、科研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定制化学习参与方式,在这个暑假为学员及广大对公共卫生、医疗感兴趣的青少年带来一场开拓视野的学习科研盛宴。 研学公益讲座 2022.07-08 学员们精心准备学术报告,将自己的所学以及科研成果展示,获得专家教授好评与鼓励。 对于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的小学员而言,从理论、科研基础、数据分析到学术报告撰写和汇报,这一系列过程中收获满满。整个暑假的学习和锻炼,让他们认识不一样的自己,也将迎来更广阔的的未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导师辅导引领下,学员中两位优秀高中生Fiona Bian和Stephanie Sheng的科研论文摘要在美国及加拿大顶级学术会议上得到收录,并将在大会汇报。 ,时长11:29多伦多及纽芬兰纪念大学教授、知名流行病学专家、北美华人健康协会主席也是本次研学营的联合发起人,听完每位学生的报告后感到“欣慰、兴奋”,更为研学营学员取得的进步和成果感到自豪,并希望未来研学营可以进一步帮助更多有志于科研创新的青少年尽早开启学术之旅。 参加本次研学营年龄最小的学员Diana只有九年级,克服了很多挑战在导师及助教帮助下,不仅圆满完成研学营所有要求,更加坚定了她希望成为一名儿科医生的决心。,时长00:45结业汇报典礼还特别邀请了、国际知名的临床医学基础试验研究方面专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系、生理学系和病理生理学系教授、班庭贝斯特糖尿病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金天如教授以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加拿大核医学研究室研究员,渥太华大学兼职教授王毅博士分享各自的科研心路历程以及要想在医学科研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特定的技能和素质,如何从小培养。 现场青少年及家长积极提问,在分享与问答之间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们对医学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抱负。两位教授鼓励青少年从兴趣出发,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勇于求真、不断奋进! 家长代表也是本次研学营支持单位之一博思教育负责人盛子阳先生感谢研学营对孩子们科研素养和兴趣的培养,导师们倾心付出心力、为孩子们提供优质成长锻炼机会和平台,他非常欣慰看到孩子的长足进步和成长,并将继续支持协会的教育、公益事业。 加中经贸文化交流协会执行会长曾诚先生也特别到会支持。作为协会长期合作支持单位,疫情期间两个机构联手为华人社区做了多场科学抗疫的公益活动及讲座;特别在华裔青少年培养方面积极合作,搭建优质平台给青少年拓展视野和更多实践参与的机会。 此外,北美华人健康青年理事会也正式成立。由Francis Wang、Tiffany Dong、Kelly Liu、沈迪等加国名校青年学生联合发起,未来将组织一系列适合青少年参与的研学活动:peer mentorship、research...

1 min read

来自《北美华人健康》公众号,作者:王培忠; From: CNIW Official Wechat Account: 几千年来,脊髓灰质炎(也被称为小儿麻痹,或Polio)一直是危及生命的瘫痪的原因。在 1952 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疫情爆发流行高峰期,仅在美国就有近 60,000 例病例和 3,000 多人死亡。免疫接种和清洁水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局面也挽救了无数儿童。人类非常庆幸,病房里满是在铁肺中存活的儿童(下面的照片),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上图:1980-2020全球脊髓灰质炎发病人数变化曲线,截屏来自:https://ourworldindata.org/polio 尽管多年来脊髓灰质炎一直接近全球根除边缘,但始终未能如愿。现在,新旧挑战叠加出现——包括战争冲突、疫苗犹豫和 Covid-19 大流行——正在阻碍长达数十年的阻止其国际传播的努力。 最近一名来自纽约也出现一位未接种疫苗男子的病例,这提醒人们,如果不能从其最后的据点消灭小儿麻痹症,可能会导致这种严重疾病卷土重来。 1916年脊髓灰质炎在纽约流行时,接受铁肺呼吸机治疗的儿童,照片来自:参考资料2 Video: 1. 什么是小儿麻痹症? 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属于粪口传染病。传染性病毒颗粒(RNA病毒)在粪便中脱落,如果它们通过未洗手转移到口腔或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感染其他人。病毒颗粒可以在土壤和水中存活数月;温暖的天气和阳光会缩短持续时间;可使用甲醛或氯有效消毒。 1908年奥地利医生Karl Landsteiner and Erwin Popper  首次提出脊髓灰质炎由病毒导致的假设,...

1 min read

2018年10月17日,加拿大宣布全国大麻合法化。《大麻法案》旨在“更好地保护加拿大人的健康与安全,让青少年远离大麻,使犯罪分子和有组织犯罪活动不会因此而获利”。近四年过去了,大麻合法化的目的达到了吗? 目标1:更好地保护加拿大人的健康与安全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大麻总体使用率先上升后下降,从2018年的22%增加到2020年的27%,2021年下降到25%并保持稳定。各年龄段人群中,增幅最大的为20-24 岁(2018年为44%,2021年为49%),最小的为16-19 岁(2018年为36%,2021年为37%)。下图展示了各个年龄段大麻使用率的变化情况。 图 1. 2018年至2021年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列的大麻使用情况 考虑到2019年来大麻产品的广泛化(如大麻食品和饮料),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的压力、无聊和孤独感会增加大麻消费,增长的3%应该说还在预期之内。如果再考虑到2018年前,大麻使用者可能由于违反法律及耻感等原因瞒报,从而导致整体使用率被低估,增长的差距还可能进一步缩小。 在大麻放开之前,反对者的担忧之一在于使用大麻者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增加。而从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来看,这项担忧似乎并没有变成现实。2018年,27%的大麻使用者表示他们曾在使用过大麻后驾车,而2021年这个数据变成了16%。UBC 研究员 Russ Callaghan从安大略省和阿尔伯塔省的急诊科收集到的数据也表明,大麻合法化并没有使得交通事故导致的就诊增多。 不过,2019年因使用大麻后驾车而遭逮捕的人数大大增加了。《大麻法案》规定,“在大麻或任何其他药物的影响下驾车是严重的刑事犯罪“。考虑到大麻合法化后,一部分执法资源和注意力转移到了大麻驾驶的相关问题上,逮捕人数的增加可能反映出的是执法力度的加强,而非驾驶模式的变化。 与此同时,民众对于大麻驾驶的安全意识提高了——认识到使用大麻会导致危险驾驶的人,从2018年的61% 增加到2021年的78%;而愿意乘坐大麻使用者驾驶的车辆的人,从2018年的13%下降到了7%。 图2. 2018年至2021年每年使用大麻后驾车的情况 目标2:让青少年远离大麻 大麻合法化后,首次使用大麻的平均年龄从2018年的18.9岁增加到2021年的20.4岁。但青少年使用仍然是加拿大大麻使用的一大难题。根据加拿大卫生部的数据,青少年使用大麻的情况似乎没有明显增加。但从图1中也可以看出,16-24岁年龄组人群使用大麻比例远高于25岁以上人群。 与青年有关的大麻合法化监管领域是在多个政府层面制定的。在联邦和省制定最低使用年龄;市政当局负责监管零售许可证并制定保护措施;各级政府的任务是确保公众了解有关销售和使用的法律和章程,并向包括青年在内的人群提供有关潜在健康风险和安全使用大麻的教育。加拿大在联邦的政策中针对大麻在未成年人中的营销、品牌推广和促销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并得到了省市法规的支持。如果实施和执行得当,目前的政策应该具有保护作用。...

1 min read

新冠疫情尚未完全消失,又有另外一种病毒——猴痘病毒,出现多个传染病例,再度引发人们担忧。多伦多公共卫生部门今天已经证实确证猴痘病例增值18宗!而欧洲、北美、以色列、澳洲等非洲以外的地区目前已经发现超过100宗病例。猴痘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不是新型的未知病毒,但是它这次的流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因为本次猴痘病例出现于意料以外的地区和国家,而且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去猴痘原先流行的地方旅行。目前研究人员依然在尝试发现这个病毒是如何开始传播的、它的诱因、以及它病变的可能性。星岛A1中文电台都市脉搏节目邀请纽芬兰纪念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知名传染病学专家王培忠教授分享有关猴痘的最新资讯和预防。 图片来源:https://ici.radio-canada.ca/rci/zh-hant/新闻/1891358/蒙特利尔成为北美猴痘疫情中心-患者已过百 问:究竟什么是猴痘? 王培忠教授:先从病原说起。不论是病毒还是细菌,有很多因素都会导致人类疾病。关于病毒的分类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个大类被称为“痘类病毒”。痘类病毒中的正痘病毒分支可以导致人类和动物患病。所谓“人痘”就是正痘病毒在人类身上的体现,又名为“天花”(英文名:small pox)。除此之外,牛、羊、猪、鸡、兔、马、猴等动物也有相应的正痘病毒感染。目前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有三类。首先是天花,曾经对人类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它所导致的死亡率在人类历史上仅次于黑死病。其次是牛痘,和人类关系非常密。牛和人都能感染这个病毒,但是因为人类感染后症状非常轻微,所以人类把它作为天花疫苗,让大家有意识地感染这个病毒。最后就是猴痘,也是动物和人类交叉感染的正痘病毒。现在看来,猴痘感染人类或许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了,但先前可能错误地把它归类于天花。人类正式发现猴痘是152年,在丹麦发现有感染猴的病毒存在。直至1970年人类才在非洲发现第一起人类感染猴痘的病例,首次意识到了猴痘与天花的区别。猴痘的症状与天花非常相似,只是症状的严重性有不同。另一点是,从前都是人类和动物交叉感染,而猴痘做到了人传人。整体情况大致就是这样。 问:社交媒体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描述,猴痘是否真的非常危险?可以像天花一样把它遏制住么? 王培忠教授:需要从几个层面看:第一,目前还有很多未知数,很多情况还不是特别了解。比如它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出现于如此多的国家?对此,猴痘值得大家高度重视。第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及时防止疫情扩散。感染人数少的话,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容易控制的。但如果在初期没有控制住病情的散播,可能导致这个疾病长期存在。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猴痘定位中等的public health emergency,已经算是很高了。现在采取的办法是,一旦发现病毒,不仅感染者需要隔离治疗,还要求曾经与感染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接种疫苗,形成一个保护层,减缓病毒扩散。第三个担心的原因是病毒的变异。相较于新冠病毒,猴痘所拥有的是双链的DNA且体积更大,会稳定很多。即便是这样,他依然有变异的可能。如果猴痘患者同时感染其他疾病的话,病毒之间还有可能进行遗传物质的交换,形成其他变种。这种风险在感染人数增加的过程中会越发明显。关于猴痘的病死率,也就是感染者中死亡的比例,现有的数据是参照刚果和其他西部非洲国家的情况。如果细分的话,刚果和西非国家还有些许不同,体现于刚果的致死率更高。曾经的报道显示,刚果地区的猴痘病死率在10%左右,而其他西非国家的病死率则在3-6%。目前数据显示,非洲猴痘的致死率正在下降,可能疫苗接种和医疗水平提高都有关系。总而言之,可以把猴痘的病死率范围说得大一点,在1-10%之间。这个比例一旦感染人数增加,还是非常吓人的。从好的方面看,像加拿大、英国、西班牙等发病相对来说较高的国家里还未出现死亡病例。但如果放任猴痘散播,出现严重后果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问:易感染猴痘的高风险群体是哪些人?猴痘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传播的呢? 王培忠教授:简单来讲,容易接触到病毒的就是高风险人群。例如在非洲,和动物有密切接触(吃生肉,被动物抓伤等)的人就有风险。有机会密切接触(肢体接触、分泌物接触等)到猴痘感染者的话,如家庭成员,自然被感染的风险也高。目前来说,男性同性恋的风险相对高一些。另外一个重要的传播方式就是飞沫传播,像是不戴口罩和感染者讲话,也有感染猴痘的风险。 问:猴痘与天花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不是接种天花疫苗就可以有效防止猴痘的感染和重症?如果猴痘病毒发生变异,天花疫苗还会有效吗? 王培忠教授:现阶段预防猴痘的疫苗就是天花疫苗。天花疫苗最早于1796年由一位英国医生意外发现。他发现牛奶工们感染牛痘后便不再感染天花,之后以牛作为标本,利用人类的体液作为最初的疫苗。之后,这个疫苗改进成为接触小牛的淋巴液。直至2007年,通过培养小牛的皮肤细胞,才变成现在常用的ACAM疫苗。最近,在2019年,又出了一种最新的疫苗,名为Jynneos(在欧盟国家被称为Imvanex,在加拿大被称为Imvamune)是第三代疫苗,是用牛的肾细胞培养出来的。相较于之前的疫苗,不仅提高了安全性,而且避免注射进体内的病毒再复制。 关于保护率,目前天花病毒比较稳定,所以疫苗的保护率较好,在85%左右。但是,保护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衰弱,不能保证打过疫苗后就一定不会感染。如果有接触猴痘患者的可能性的话,即使很久以前已经打过疫苗,也必须再打一次。至于在病毒变异后疫苗是否依然有效,现阶段在动物身上的实验成功还是不错的,仍然有保护率。所以对于人类而言,即便有影响,也不应该会很大。 但是我补充一点,天花疫苗使用的是活病毒,所以产生的副作用要明显超过目前的新冠疫苗。另外,这个疫苗本身也可能导致心肌炎,且发生率远高于新冠疫苗,严重时也可能导致死亡。因此,目前最好的对策就是控制病毒,避免到每人必须打疫苗的地步。 问:现在公共卫生人员观察猴痘的重点是什么呢?将来,对于猴痘,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又是哪些? 王培忠教授:观察方面有几个重点:首先,大家都知道密切传播是猴痘的一大关键。现阶段需要通过观察来找出为什么猴痘以人传人为主要散播手段的病毒会突然出现。现在迫切需要知道,到底是因为病毒出现了变化,还是人们的习惯产生了变化,亦或者是别的原因? 另一个就是要观察猴痘在社区中的传播情况,以此来预判将来的发展趋势。还有就是观察新的药物治疗和其效果等。猴痘爆发还处于初期阶段,有许多未知数,因此需要高度警惕。加拿大目前已经在旅游方面发出警告,在出游时限制与动物的接触,改善旅游设施等等。大家在不确定的危机面前也应该重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采访录音: 小结:...

1 min read

一:基本描述 痘病毒科 (Poxviridae) 分为两个亚科:脊痘病毒科(Poxviruses of vertebrates)和昆虫痘病毒科(poxviruses of insects)。Chordopoxvirinae 亚科进一步细分为 10 个属 (Genera),包括引起人及动物的病毒。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是10个属的其中之一,引起人类天花、猴痘、及牛痘的病毒。 从上表可见,正痘病毒会使人及其它许多动物染痘。 以下是动物染痘的几张图片: 猴子染痘(图片来自网络) 猪、羊、禽、马染痘(图片来自网络) 二:天花、牛痘、及猴痘与人类的关系: 在被消灭之前,天花是一个古老的烈性传染病,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有关天花的内容请参看我们以前的 天花的故事, 医学史:哥伦布对天花、梅毒在欧美传播的“贡献”  说天花病毒、猴痘病毒、及牛痘病毒是三兄弟是因为它们不仅在病毒结构接近,而且均可使人染病。 这三种病毒都是双链DNA病毒,直径大约在200-500纳米之间,其DNA链子,大约由10万-40万碱基对(100-400,kilobase,kb)  组成。下图分布是电子显微镜下的天花(左)和猴痘病毒。明显比大家熟悉的新冠病毒大(直径60-100纳米, 26-32kb)。另外,正痘病毒是双链DNA病毒,所以比新冠病毒稳定,不容易发生明显突变的。...

1 min read

一:全球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报告表明,27个非猴痘流行国家,5月13日至6月2日共有780起经实验室确认的病例(表一)。而且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个被“低估”的数字,而且未来还会不断增加。WHO维持猴痘对全球公卫构成“中度风险”评估。WHO认为,其他国家也将发现病例,病毒将会进一步散播的可能性很高。”  美国CDC今天更新的数据,全球相应病例为1088,遍及29个国家。目前疫情还在发展变化中,未来还会不断增加。 下表,美国CDC6月7日更新全球猴痘病例数(不包括之前存在猴痘流行的非洲国家) 表 1. 2022 年 5 月 13 日至 6 月 2 日, 全球国家猴痘发病分布(不包括此前的非洲猴痘流行地区) 由上表可见,报告病例最多的10个国家是:英国(207)、西班牙(156)、葡萄牙(138)、加拿大(58)、德国(57)、法国(33)、荷兰(31)、意大利(20)、美国(19)、比利时(12)。 二:加拿大最新情况 截止到今天(2022-06-7),加拿大共有确诊78名猴患者,其中魁北克占绝大多数(91%),其次是安省(6%)。详细分布见下图...